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7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8-2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食品流动经营管理的建议》(第7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食品流动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是深化制度落实,织密责任链条。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的规定,目前农村食品摊贩的管理,采取乡镇街道依申请备案制,全市各乡镇街道均按要求对食品摊贩履行信息统计、备案管理、隐患排查、宣传教育、违法查处等职责。二是优化经营布局,创新管理举措。各乡镇街道进一步科学划定并公示经营区域、时段、品类,严格规范备案流程,在农村市场、村社聚居点等实现全覆盖,全市已经设置32处食品摊贩集中区,明确早夜市时段及经营范围,依法加大未备案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清理违规摊点9570余次,实现基层治理规范化。三是强化规范引导,提升治理效能。强化食品摊贩备案管理与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全市共依法备案食品摊贩422户,信息同步推送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盐边还通过“多多码・笮即办”实现数字化管控,规范经营秩序。但农村地区流动摊贩的管理距离群众的期望值仍有差距,动态风险高,基层力量弱,下一步还须加强对流动摊贩的引导和规范。

  二、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的建议

  一是紧盯重点领域,凝聚整治合力。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也是近年来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的监管重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农村假劣伪劣食品问题纳入本年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省、市市场监管局出台行动方案,明确任务清单,牵头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会商机制并纳入年度重点安排,推进社会公开、全面、广泛监督,构建多部门协同整治格局。二是健全协作机制,精准施策发力。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重点食品“监检联动”与靶向抽检,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追根溯源;市公安局全链条打击肉制品犯罪,深化案件“以打开路”;市农业农村局对6个品种实施“一品一策”药残治理,全面推广速测技术。截止6月底,全市检查食品经营主体2103户次,针对地方特产、米面粮油等高风险食品开展靶向抽检365批次,排查发现涉嫌违法线索189条,立案142件,罚没5.483万元;公安抽检239批次样品,侦办肉制品案件5起,查扣假劣肉制品500余公斤,抓获36人,涉案400余万元;农业农村局完成省市监测样品430个,重点品种速测876批次,办理案件3件,有效遏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三是巩固整治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强化同农业农村、商务、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推进“七查七改”长效机制(一查主体资质,整改“僵尸”数据;二查标签标识,规范市场秩序;三查重点品类,防控安全风险;四查违法行为,严惩“山寨”食品;五查责任落实,强化经营主体意识;六以查促建,打造示范店引领行业规范;七推动社会共查,提升治理效能),大力遏制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的渗透,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富试验区建设,增强农村地区群众获得可感可及的幸福感。

  三、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的建议

  一是完善协作机制,破解政策堵点。经商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车辆路线登记备案由于无法律支撑,缺乏系统性安排和顶层设计,市市场监管局将此意见进一步向省级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下一步政策和技术支撑,现阶段暂时以食品摊贩形式固定经营人员,做好溯源管控;同时协调多部门完善管理服务体系,联动优化农村物流网络,推广便民供应模式,保障农村地区供应。二是堵住风险环节,疏通保障网络。市场监管部门推动肉制品等重点品类加赋溯源码,针对肉类、地方特产开展“你点我检”靶向抽检365批次,实现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商务部门牵头建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完善寄递物流覆盖,邮政拓展“邮乐网”等销售渠道,供销社打造“车轮上的供销社”“共富超市”,优化村居民配送服务。三是提升供应质效,凸显共富成效。全市实现乡镇村通邮全覆盖,盐边县交邮合作项目入选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12个农村超市落地运营,“共富超市”等模式降本让利,有效提升农村食品供应质量与效率,目前已有147家供应商、2249户零售商入驻,为农村群众提供各类商品5000余种,城乡群众共享共富成果。

  四、关于“强化宣传力度,营造农村食品安全共治氛围”的建议

  一是凝聚共治合力,构建多元共治体系。建立“党政主抓+部门协同+整改闭环”全链条机制,实施风险会商、联合执法等制度。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志愿服务体系,实施食品安全“百村千企万户”行动,打造“食安花城”志愿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开展宣传活动3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组织拍摄的《二十四节气夏至——面条久煮不烂是因为添加了工业胶?》被国务院食安办“食安中国”栏目采用。二是夯实共治基础,提升全员防御能力。征集群众意见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17场次,“你点我查”图文直播现场检查7期,针对野生菌和有毒中药材等重点风险品类,巡回召开食品安全“坝坝会”11次,仅线下集中宣传就普及群众1800余人次,培训食品摊贩665人次。三是优化共治生态,提升综合治理质效。市委网信办将“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纳入整治重点,开展“清朗”“清风”等系列网络整治行动,转办处置涉攀食品安全信息2条;市市场监管局上线运行“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与“12315”“12345”形成联动,发布消费维权“红黑榜”114家次,推行有奖举报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3796件,接受消费咨询1646件,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达100%,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社会化水平。

  感谢您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8月27日

审核: 王光伟   责任编辑: 杨承刚
Baidu
map